我要求购商标
填写详情
十年经典,一曲《年轮》竟也难逃版权风波的漩涡,两位实力唱将的名字,汪苏泷与张碧晨,也因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8月25日东方风云榜的同台,又将为这场风波带来怎样的变数?
故事的开端,源于网络上的一场小小的争议。7月22日,一位名为旺仔小乔的博主,一句“《年轮》由汪苏泷创作,但原唱是张碧晨”,瞬间点燃了舆论的导火索,将这首沉淀了十年的经典歌曲推向了风口浪尖。要知道,在许多听众的心中,《年轮》早已与汪苏泷的名字紧密相连,而“原唱”二字的归属,无疑触动了无数歌迷敏感的神经。
这场争议并非空穴来风。汪苏泷本人也曾在脱口秀节目中,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回应过这个问题:“这首歌除了张碧晨,其他都是我的。”看似玩笑的一句话,却也透露出歌曲背后复杂的版权关系。事实上,《年轮》这首歌,最初是为电视剧《花千骨》量身打造的插曲。2015年6月15日,张碧晨演唱的女生版率先上线,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转的旋律,迅速赢得了听众的喜爱,并成为了电视剧中唯一使用的版本。而汪苏泷演唱的男声版,则于半个月后的6月30日才以单曲形式上架音乐平台。
随着争议的不断发酵,各大音乐平台也纷纷采取了行动。7月23日,有网友发现,QQ音乐悄然移除了张碧晨版《年轮》的“原唱”标签,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事态的升级,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。与此另一家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则采取了更为折中的方式,长期标注张碧晨与汪苏泷为“双原唱”,试图平息这场版权之争。
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风波,两位当事人也终于做出了回应。7月25日凌晨,张碧晨工作室率先发布声明,以官方的口吻,明确强调张碧晨是《年轮》的“唯一原唱”。声明中详细列举了歌曲发行的时间线,并附上了相关的证明材料,力证张碧晨版本的《年轮》是首发且唯一的电视剧使用版本。工作室的声明措辞强硬,态度坚决,似乎不容置疑。
紧随其后,汪苏泷对接号也发表声明,表示“本无意参与”这场争论,并希望“关注回归音乐本身”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汪苏泷方面最终做出了一个颇为决绝的决定——收回《年轮》的授权,暂不授权该作品做任何演唱。这一举动,无疑给这场版权之争增添了更多的悬念和变数。汪苏泷方面也确认了另一首歌曲《梦幻诛仙》为双原唱,试图平息由此引发的另一场风波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7月25日晚举行的“十万伏特2.0巡回演唱会”深圳站上,汪苏泷似乎也借用谐音梗,对这场版权争议做出了隐晦的回应。一句“身正(深圳)不怕影子斜”,引发了现场歌迷的阵阵欢呼,也引发了更多人对于这场风波的解读和猜测。
这场由一首歌曲引发的版权风波,不仅牵扯到两位歌手的利益和声誉,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音乐版权问题的深刻思考。在互联网时代,音乐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,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版权问题。如何保护音乐创作者的权益,如何规范音乐市场的秩序,成为了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如今,这场风波似乎还未完全平息,而8月25日即将到来的东方风云榜,无疑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。汪苏泷与张碧晨的同台,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又将为这场版权之争带来怎样的转机?一切,都充满了未知。
十年光阴,一首《年轮》见证了无数人的青春岁月,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记忆。无论最终的版权归属如何,我们都应该尊重每一位创作者的付出,让关注回归音乐本身,让美好的旋律继续陪伴我们前行。